从井下工作面的实时监控系统到旧区排水系统改造,从OA办公系统的流程优化到青年职工的联谊交友平台搭建,漳村煤矿以职代会提案办理为抓手,将民主管理的“纸上蓝图”转化为惠及职工的“民生答卷”。截至9月底,该矿第三届一次职代会立案的53件提案已办结38件,办结率达71.7%,剩余12件正按计划推进,3件因技术条件等因素暂缓办理并向职工说明情况,实现了“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”的闭环管理。
从提案清单到民生清单
“以前下井前想喝口热水、临时歇歇脚都没地方,现在邕子风井的矿工驿站不仅有饮水机、休息椅,还配备了应急药箱,真是把‘方便’送到了咱们心坎上。”谈起职代会提案落实带来的变化,综采队职工郝元方笑着说。这是该矿针对“邕子风井服务及卫生设施不足”提案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,也是53件立案提案中“生活福利类”提案的一个缩影。
据了解,今年该矿第三届一次职代会对征集到的226条提案逐条“过筛子”,最终确定立案53件,涵盖安全生产、经营管理、生活福利等七大类。为确保提案落地,该矿成立专项工作委员会,将任务分解至18个承办单位,建立“每月汇总、季度通报”推进机制,通过现场督办、职工代表巡视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。
在安全生产领域,针对“井下工作面信息共享不及时”的提案,该矿投入专项资金,为一、二线队组值班室安装井下视频监控,实现“地面看井下、数据实时传”,隐患排查效率提升10%;在经营管理方面,为“推进无纸化办公”,OA系统新增“审批流转”模块,让职工告别“来回跑腿签字”,行政办公效率提高15%;在环境治理上,矿区及邕子风井新增20个高清监控探头,织密安全防护网,职工安全感满意度达98%。
从职工声音到惠民实景
“职工代表就是职工的‘代言人’,我们既要把‘声音’带上来,更要把‘结果’带下去。”在提案落实专题会上,职工代表刘琦的发言道出了全体职工代表的心声。他提出的“建议在矿区室外公共场所增设电子监控设备”提案被列为十项惠民实事之一,如今矿区和邕子工区新增20处监控,从细节处织密安全网,让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倍增。
这背后是该矿对民主管理机制的持续深化。该矿坚持以职代会制度为核心,建立纪委、企管科、工会三方联动监督机制,从“监督责任、过程管控、职工诉求”三个维度形成监督合力;定期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活动,组织职工代表深入相关场所,现场核查提案落实成效。
从“有没有”到“好不好”,提案办理质量的提升,源于对职工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的充分尊重。针对暂缓办理的3件提案,矿方已组织技术部门与提案人沟通,经协商达成理解共识,实现了提、办双向互动循环。
从蓝图规划到落地有声
职代会提案的掷地有声,不仅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,更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。
三季度,该矿通过落实“优化工资分配方案”提案,将安全绩效与薪酬挂钩,井下轻伤率同比下降22%;采纳“青年职工技能提升”建议,开展“师带徒”培训60余场次,青年职工刘飞在全国“江煤杯”2025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,凭借精湛技艺斩获“单轨吊司机”工种亚军。
提案办理不是终点,而是持续改进的起点。为做好民生实事,真正让职代会成为汇聚民智、凝聚民心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“金钥匙”。
(文 杨静)
责任编辑:李世臣